原客交融.釀出風土滋味──花蓮鳳梨釀醬展現多元食藝文化魅力

記者雲澈綜合報導╱為推廣客家食藝文化、培育傳統技藝人才,花蓮縣政府持續推動「釀、醃、曬」系列課程,今(15)日於瑞穗鄉拉吉禾干聚會所邀請原住民族與客家社區居民齊聚一堂,以花蓮縣瑞穗鄉在地鳳梨為主要食材,共同以「鳳梨釀醬」為主題,呈現原住民與客家人在食材選用、釀製工法與口味偏好上的不同文化風格,並分享彼此的食藝文化,展現地方創生與族群共融的成果。

客家人以「惜物」與「順應自然」的生活智慧聞名,「釀豆腐乳、醃蘿蔔乾、曬菜脯」等技藝世代流傳,而原住民族同樣擅長利用天然物產保存食材,雙方的飲食文化在瑞穗鄉富興社區交會,迸發創新火花。本次課程邀請具有豐富食品加工與客家料理教學經驗的專業講師授課,透過理論講解與實作操作,讓學員親手體驗鳳梨的處理、糖漬、熬煮、封裝等流程。課程中特別強調天然釀製、不添加化學成分的健康理念,符合現代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與自然飲食的重視。

縣長徐榛蔚向來非常重視客家技藝人才的培育,鼓勵客家事務處辦理各類技藝文化研習課程,盼能讓更多青年及在地居民參與學習、投入實作,並進一步將客家食藝文化與創業、觀光產業結合,打造屬於花蓮的文化品牌。客家事務處處長潘乾鑑表示,客家族群素有「惜物愛物」的生活智慧,透過釀、醃、曬等保存食材的技藝,展現對土地與時節的尊重。透過系列課程,不僅讓民眾重新認識客家傳統飲食文化,更進一步激發創業潛能,推動在地農產加工多元發展。

本系列「釀醃曬」課程已陸續開設冬瓜醬釀製、鳳梨釀醬、多種口味之豆腐乳釀製…等主題,並於7/28和7/29兩天在富里鄉辦理「泥火山豆腐乳」課程,透過技藝教學與文化推廣雙軌並進,不僅保存傳統,更創造現代應用的可能性,歡迎鄉親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