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花蓮縣政府為提升縣內網絡夥伴辨識與了解心智障礙者嚴重情緒行為問題特徵,並發展個別化服務策略、網絡合作共同支持嚴重情緒行為民眾及家屬,於114年6月20日辦理「花蓮縣辦理身心障礙者嚴重情緒行為正向支持教育訓練」,邀集縣內社政、教育、醫療、民政等網絡單位夥伴,學習辨識嚴重情緒行為、落實三級預防、建立心智障礙者情緒行為安全防護網。
縣長徐榛蔚強調,每位心智障礙者都是寶,需求都應該被重視,縣府除了積極投入資源外,期待能有更多民間資源、網絡夥伴一同協力,讓縣內的照顧服務更多元、更貼近需求。
心智障礙者如智能障礙、自閉症、多重障礙者等因生理限制,在口語或非語言表達不足以反應情緒、感受時,無法被理解,而出現行為情緒問題。本次教育訓練焦點於提供參訓網絡夥伴辨識心智障礙者之身心特質、情緒行為表現特質與診斷以及行為在家庭及社區中可能出現的影響及困擾,讓網絡夥伴有辨識知能,並從中依據個案需求連結相關資源,陪伴此類心智障礙者能獲得更好的照顧及同理。
此外,花蓮縣政府114年起成立身心障礙者嚴重情緒行為輔導團隊,藉由縣內社區式服務、身心障礙者服務機構等服務單位,在服務中辨識有需要協助之行為問題心智障礙者及家庭,轉介由本府之行為輔導團進場,觀察與評估個案行為背後的需求與期待,與家屬、網絡服務單位共同研擬個別化服務策略。
本縣行為輔導團隊除了直接進入服務單位或家庭觀察、評估與個案互動,從中觀察個案行為背後之需求,並與照顧者討論因應對策,降低個案行為問題發生頻率外,亦可視個案需求協助連結心理諮商、語言治療、藝術治療等相關支持資源,同時也針對家庭或照顧者之需求評估給予適時協助,陪伴及協助心智障礙者能有更多被理解及支持,穩定生活。
家中如有情緒行為輔導之需求者,可逕洽花蓮縣政府社會處社會福利科,03-8227171轉38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