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近年來極端氣候變化日益明顯,在六月中旬,一波熱帶性低壓(TD02)自台東登陸,為花蓮帶來劇烈豪雨,導致多處橋梁與便道封閉、道路中斷,甚至部分地區自來水水源濁度急遽上升,縣徐榛蔚縣長重視鄉親飲用水的安全,為了積極因應災後可能出現的水質問題,指示花蓮縣政府立即啟動水質安全防護機制。
縣長徐榛蔚指示相關單位全力展開飲用水水質抽驗,六月份截止目前為止共執行58件次水質檢測,抽測結果皆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民眾可安心使用。不過,花蓮縣政府仍提醒民眾提高警覺,特別是在家庭用水與儲水設備方面應妥善管理。
針對使用蓄水池作為儲水方式的住戶,若蓄水池在豪雨期間有發生淹水或受到泥沙污染的情況,應立即進行清潔與消毒。建議民眾先將蓄水池內積水抽乾,以清水刷洗內部,再使用一般市售漂白水(次氯酸鈉濃度約3%至6%)進行消毒。漂白水應稀釋100倍後使用,每公升水中加入約10毫升漂白水(約半瓶蓋),形成約200 ppm 的消毒液,連續清洗兩次後靜置30分鐘,再以清水沖洗乾淨,方可重新儲水。
對於尚未接管自來水的山區或偏遠地區住戶,若日常飲用水來源為井水、山泉或河川池塘等,則應更加謹慎處理。災後建議先將水靜置沉澱或以砂濾方式過濾,取上層清澈水後充分煮沸飲用。如對水質仍感疑慮,亦可考慮暫時改用瓶裝水,以確保健康無虞。
由於災後自來水公司通常會提高加氯量以加強消毒效果,自來水中可能會出現較為明顯的氯味。對此,花蓮縣政府建議民眾可將自來水煮沸後開蓋續煮三分鐘,以協助餘氯揮發,減少異味。若家中成員對水味特別敏感,也可在短期內改以瓶裝水作為替代選擇。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政府將持續掌握中央氣象局及水利署的氣候預警資訊,並預作部署。飲水安全乃是基本民生大事,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唯有政府與民眾攜手合作,從源頭控管到日常管理,共同守護健康、穩定的生活環境,才能讓縣民安心度過每一次氣候災變的考驗。
新聞聯絡人: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