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鏈結地方產業補助提案20隊出線 青年行動力注入產業新生命

記者雲澈綜合報導╱為鼓勵青年以創意與專業投入地方產業發展,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持續推動「2025青年鏈結地方產業專題補助計畫」,支持大專青年組隊深入地方產業,進行實地研究與創新應用,展現青年參與產業轉型的行動力。今年計畫共選出20組優秀團隊,每組最高可獲2萬元補助,並提供田野調查培訓、簡報指導、成果展演等完整支持,協助青年將產業研究化為實際行動,為花蓮注入地方產業的新力量。

今年獲選團隊橫跨農業、觀光、文化、科技、環保等多元領域,展現青年對在地產業的深度關懷與創新解決能力,包括:See’xer觀查家(哩馬邦邦忙)、流連忘返(野光富興)、拍B翅膀(池南之森)、山海顏研社(藝術永續×花蓮污泥石粉)、果然卓越(原生卓溪・永續綠遊)、東華國企畢專團隊(花蓮永續消費推動與落實)、碳旅探索(七星慢旅低碳旅遊規劃)、尋皂小隊(尋找花蓮味道_花草入皂)、石晶不昧(與石俱進)、獅門sai mén(東里舞獅文創商轉應用)、東華社會大陳小組(大陳信仰變遷與傳承)、關於我和機器人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居家照護機器人)、源地YUANDI(植物經濟進行式)、尋味智廚隊(花蓮好食智慧聊)、好土狗GoodsToGo(花蓮好土狗 x 小農輕鬆購)、麥遊翁(走出樹湖•舒服一夏)、Flyeon(虻化廚餘低碳創新)、洄瀾低碳有夠虻(沼渣虻化變綠金)、感拾錄Sense Garden(情緒關懷卡片)以及Hualien Local Linkers(Hualien Free Tour)、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林田山實境解謎遊程設計)。

例如來自東華大學的「山海顏研社」團隊以花蓮石材加工產業所產生的廢棄石粉為媒材,結合大豆蠟與蜜蠟研製出鵝卵石造型蠟筆,讓孩子以畫筆認識在地地景,也推動藝術永續與環境教育的可能。「獅門sai mén」團隊則聚焦富里東里村的舞獅文化,記錄在地「閉口獅」的傳統技藝,並設計開發護身符、插畫刊物等文化商品,讓地方記憶以年輕語彙走入日常。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青年是花蓮未來發展的種子,我們透過此計畫,邀請青年走入地方產業,觀察、實作、創造,成為帶動花蓮轉型的行動者。」縣府將持續強化支持系統,鼓勵青年與地方產業共創永續未來。

「2025青年鏈結地方產業專題補助計畫」的豐碩成果,將於10月24至25日Meet Pacific於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盛大展出,屆時將匯聚入選團隊的實作成果,歡迎各界蒞臨觀展,一同見證花蓮青年的創造力與行動力。

更多相關資訊,請至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官網(http://ydc.org.tw)或官方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