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竹板說學逗唱-聲音的畫布 花蓮客家青少年口說藝術開班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花蓮縣政府為推廣客家文化藝術,今年首次辦理「客家青少年客語口說藝術研習活動」,並於4/3(四)在玉里鎮頌恩音樂中心開課,期藉由此研習課程,鼓勵青少年學習客家文化及口說表演藝術,達到客語傳承推廣、文化向下札根等目標。

客家事務處處長潘乾鑑表示,縣長徐榛蔚對於花蓮在地的客家藝文活動相當重視,文化需融合到生活中來分享才能產生新生命,因此鼓勵與協助民間社團開辦研習課程,邀請年輕世代多多參與;希望透過客家民俗藝術的傳承,在活動課程中讓老師與學員能互動多講客語,也藉由課堂傳授客家生活習俗的方式,使每一位參與學員都能了解客家文化的淵遠流長,達到寓教於樂之效果。

本次客家青少年客語口說藝術研習活動,自114年4月3日至4月6日在玉里鎮開班,特別邀請著名相聲及口說藝術家-謝小玲授課,她曾入圍第47屆電視金鐘獎「綜合節目主持人獎」,並於111年榮獲客家委員會頒贈「客家事務專業獎章」,其擁有專業的藝術表演背景,並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的特色。謝小玲老師表示,說唱就是相聲,是一門生活、接地氣的藝術,而打竹板是由三塊板來操作,利用「玉子」加「擊板」敲擊展開節奏,搭配口語說唱來演出,可訓練學生表達能力、提升文學術養及學習客家傳統文化。

本課程指導的段子有〈月光華華〉、〈客家庄〉、客家童謠〈屋下人〉、竹板練習〈層層見喜〉及相聲短劇等,讓學生學習「說、學、逗、唱」的表演藝術,以及客語對話及表達;此外,為了訓練學生穩健台風、培養自信心,本次活動亦於4月6日假玉里鎮民廣場舉辦成果發表會,藉由舞台讓學生盡情展現學習成果,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安排,讓學生在歡笑與感動中進行文化傳承,培養同理心與創造力,並進一步提升大眾對客家傳統藝術的認同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