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市長盃街舞錦標賽暨「花的Jam & IAM」圓滿落幕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2025市長盃街舞錦標賽暨「花的Jam & IAM」圓滿落幕,全國逾250位舞者齊聚花蓮競技成績出爐,其中的B-Boy Battle 2on2組冠軍:亞洲巨砲(台北)、亞軍:PLKZ(台北)。All Style Battle 1on1組:冠軍:瑪迪(台東、亞軍:安雯(台北)。團體排舞組:冠軍 os kids(花蓮)亞軍:stronger(花蓮)、季軍 go nuts(花蓮)。

花蓮年度最盛大的街舞盛事–「2025市長盃街舞錦標賽暨花的Jam & IAM」,於3月29日在熱情與掌聲中圓滿落幕。
賽事由花蓮市公所指導,花蓮市市長魏嘉彥全力支持與補助,吸引超過250位來自全台的頂尖舞者共襄盛舉,在熱血沸騰的舞台上較勁,展現最純粹的街舞精神,讓花蓮市區掀起一場震撼人心的街舞風暴。3/29 市長盃得獎名單及縣市。

本次比賽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街舞高手,他們在舞台上輪番較勁,以精湛的技巧、獨特的風格和創意十足的即興表演,點燃現場觀眾的熱情。「Battle」賽事不僅展現了個人實力,也讓選手們透過交流切磋技藝,激發彼此的舞蹈潛能,為台灣街舞文化注入更多活力。
除了精彩的比賽,市長盃活動更結合多元街頭文化元素,讓現場觀眾沉浸在豐富的街舞體驗中。活動設置免費塗鴉體驗區,邀請街頭藝術家現場創作,展現視覺與藝術的完美融合;同時提供免費街舞課程體驗,讓更多人親身感受街舞的律動魅力。此外,活動還特別安排公益沙龍理髮,由專業理髮師免費為民眾設計造型,讓街舞與公益結合,展現花蓮街頭文化的獨特溫度。
花蓮市市長魏嘉彥表示,街舞不僅是一項運動,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態度,這次活動不僅讓年輕舞者有了展現實力的舞台,也讓更多民眾認識並參與街舞文化,讓街舞真正融入花蓮的城市氛圍。未來,市府將持續推動相關活動,打造花蓮成為台灣街舞文化的重要據點,吸引更多優秀舞者來此交流、發展,讓花蓮成為充滿動感與創意的街舞之都。
隨著激烈的比賽落幕,本屆「2025市長盃街舞錦標賽暨花的Jam & IAM」劃下完美句點。這場不只是比賽,更是一場屬於舞者、屬於城市的狂歡與文化交流。期待2026年再度聚首,共同見證下一場震撼人心的街舞傳奇。

B-Boy Battle 2on2 的特色:雙人對戰(2on2):每隊有兩位舞者,兩隊互相對決。 舞者輪流上場展示舞技,通常會有多輪交替回合。比拼內容:力量動作(Power Moves): 如風車、頭轉、螺旋等。地板動作(Footwork):靈活快速的腳步編排。固定動作(Freezes): 在動作中突然靜止,呈現平衡或力量感。音樂感(Musicality): 動作要契合音樂節奏和節拍。即興創意(Creativity): 臨場反應和動作創新度。評分標準:評審根據技巧、音樂感、創意、對音樂的詮釋及整體表現進行評分。團隊默契和配合度也是關鍵。
All Style Battle 1on1 街舞,特色在於比賽中不限舞種,任何街舞風格都可以使用。參賽者以一對一對決的方式展現自己的舞技,互相比拼創意和即興反應能力。特色不限舞風(All Style)及包含各種街舞風格, 舞者可以自由選擇或融合多種舞風,展現獨特風格。

單人對決(1on1): 每次比賽只有兩位舞者互相比拼。通常分為多輪對決,每輪約30秒至1分鐘,舞者依次上場展示舞技。音樂隨機播放風格可能隨時變換,如 Funk、Hip-Hop、電子音樂等。 舞者需要即興發揮,展現音樂感和反應能力。
評分標準:音樂感(Musicality): 如何隨音樂變化即興表現。 技巧性(Technique): 動作的難度和精準度。創意性(Creativity): 突破常規的動作和編排。舞風掌握度(Style Mastery): 是否能駕馭多種舞風。舞台感染力(Stage Presence): 自信和個人風格的呈現。
團體排舞 是指由多位舞者共同完成一支編排好的舞蹈,強調團隊協調性、動作一致性和整體視覺效果。在街舞、現代舞、啦啦隊或各種舞蹈比賽中都很常見。
團體排舞的特色集體編排:舞蹈動作事先編排好,每個人都有固定的動作路線和隊形變換。常見的排舞人數為三至十二人或更多,動作的同步性和整體一致性是評分重點之一。團隊之間需要高度協調,不能有節奏或動作的落差。
團體排舞中經常運用換隊形和移動路線來增強視覺效果。隊形變換要流暢且契合音樂節奏。音樂風格和舞種有音樂可以是街舞(Hip-Hop、Popping、Breaking),或是流行舞、現代舞、K-Pop 等。不同舞種的融合也很常見,例如街舞融合啦啦隊或爵士舞元素。
團體排舞強調團結與默契,當多人一起完成流暢而整齊的動作,會帶來震撼的視覺效果。無論是街舞還是流行舞,都能展現團體精神和舞者之間的默契。
圖: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