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語言中心羅珮瑄教師入圍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
記者岳武雄/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語言中心專案教師羅珮瑄獲學校推薦,參與教育部第9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遴選,從44所大專院校共63位參選教師中脫穎而出,晉身10位入圍複審教師之一。羅珮瑄老師對通識教育富有熱誠與理念,課程內容獨具時代觸角,擅長融入生活議題於教學,並兼顧在地關懷與全球視野,表現備受肯定。東華大學於10月14日公開頒獎表揚及嘉勉羅老師。羅珮瑄老師是倫敦大學皇家哈洛威學院英文系博士,紮根英語及文學專業,學術關懷涉獵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文學、媒體與社會、多元跨域教學等。一直以來,羅老師除了教授英語文課程,亦有開辦創新的跨領域通識課如「科學與文學的對話」,與理工教師聯手合作,將文學作品之洞見結合科學知識與實作體驗,培育學生跨域素養,學會欣賞文學的美及科學的真。「以前的工匠從無到有,一步步親手完成作品,獲得圓滿的價值與滿足。」羅老師提到工業革命後社會過度分工,人們只負責細部零件,卻見樹不見林。她以此譬喻現今學科分化、學門藩籬嚴謹的現況,重申通識教育精神就是讓知識回復原來全貌、同時提升學生跨域合作能力,讓不同範疇的學問整合為有機整體。面對當代瞬息萬變,羅老師認為人類未來的工作面貌無可預料,傳統單一科系將無法解決更複雜的難題。設計課程時,羅老師著重跨領域分組、跨領域主題學習,提前部署讓學生探索未來新出路。提及令人驚喜的學生報告,羅老師表示「曾有學生以馬鈴薯為題!」他們先從落土種植開始、梳爬文學上出現過馬鈴薯的作品、再從理科角度分析馬鈴薯的食品營養價值。羅老師特別欣賞學生能從生活發想、展示創意,又不失研究精神。
不過身處教育現場,通識教師經常要面對一大難題:如何聚合不同系所、不同年級的學生一起學習?對此,羅老師選擇聚焦「時代」,自編生活化主題式教材、結合與時俱進的新聞報導和文學作品,引起學生共感。畢竟雖來自五湖四海、背景迥異,大家仍身處同一時代。新冠疫情當前,她特別引入「黑死病」主題,有望借古鑑今,又透過薄伽丘的《十日談》,看文藝復興時期,人類歷經鼠疫所展現的恐懼與光輝,引申今日防疫科技、人性情感等深度對話,在在體現著通識教育跨人文、跨科技的全人精神。在人手一機的時代,有時也不免影響學習專注度。羅老師對此不抱忌諱,反而運用手機應用程式Kahoot!讓學生現場答題,教室螢幕上即時反映答題結果甚至答對率百分比。遊戲的競賽感不僅吸引學生投入,老師也能借助科技即時檢測學生學習成效、瞭解他們的難處。羅老師相信,只要懂得適度運用科技,就能促進學習、以至節省教學的行政時間。
回顧「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獎」參選經過,羅老師認為獲益良多。藉此經驗,她得以梳理個人的教學歷史、釐清教學脈絡,更從多位深具豐富教學經驗的教授評審獲得許多寶貴意見與回饋,間接促進她教育路途上的成長。面對未來通識教育的願景,作為東華大學語言中心教師,羅老師期望語言中心將來開發更多多元主題選修課,跳脫傳統英語課程形式,讓英文學習更有趣、更貼近生活每個面向。課程以外,亦可舉辦讓外籍生與本地生語言交流的活動,促進國際對話、文化交流。羅老師亦鼓勵學生,把英語視為國際溝通的工具。掌握英語,你就具備閱讀國外一手新聞的能力、無須依賴臺灣媒體翻譯就能瞭解全球脈動。回到通識教育理念,也就是讓你成為一名社會公民,主動關心周遭環境、連結更遠的世界。訪談尾聲,東華大學語言中心羅珮瑄老師引用《找尋明天的答案》書中所言,回歸教育本質:「教育的作用應該在於誘出我們天生具備的特質,而非把我們當作一個空容器,拚命地塞進知識。」羅老師相信,未來世界將更著重個別化教育,以學生為主體。對比過去填鴨式的知識灌輸,教育未來會更重視體驗、以及發掘知識的過程,人人皆是自學者。跳脫教室與書本框架,世間就是學習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