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星圖》臺灣工藝青年特展 聚焦職人軌跡 探索創作星軌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當代工藝青年如同繁星,以各自的熱情與技藝,在浩瀚的工藝宇宙中開拓出屬於自己的軌跡。臺灣工藝青年特展《造物星圖:工藝青年朝向自我實現的職人軌道》展覽涵蓋六大主題區、23位工藝青年、53件作品,完整呈現臺灣工藝青年的創作樣貌,並透過職人故事展現時代精神,勾勒出臺灣當代工藝的群星圖景,而該展將作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策辦之「2025臺灣工藝季」的首檔特展,即日起於工藝中心工藝設計館展出。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本展是工藝中心邁向70週年後的重要延續,以工藝「漫活SLOHAS」理念為核心,為工藝注入智慧、美學與永續的生活價值,期盼工藝融入當代生活,成為文化與創新的新契機。展覽聚焦青年工藝創作者的多元實踐,展現他們在技藝與思想上的探索之路,並彰顯青年作為未來工藝發展關鍵力量的重要性。面對臺灣工藝人才青黃不接的挑戰,工藝中心致力於透過展覽、競賽與駐村計畫等多元途徑,支持青年工藝創作者,搭建舞臺讓其創意與技藝廣為人知,也期盼更多人參與工藝未來的建構,共同描繪臺灣當代工藝的燦爛星圖。

展覽以工藝青年為核心,描繪一幅屬於當代的工藝宇宙,展現臺灣工藝從傳承到創新的動態發展。工藝中心長期致力於工藝的推廣與傳承,藉由長世代「心工藝」奠基、中世代「新工藝」建構,最終由青世代照亮「星工藝」的未來。展覽回應這一願景,挖掘作品背後的文化意涵與創作者的群像,以「星圖」為隱喻,呈現每位工藝青年在工藝宇宙中的獨特軌跡。宇宙的廣闊與星球分布的動態感,逐漸漫延,如同水面上擴散的漣漪,每個波紋都是一顆星球,緩緩向外延伸,將自身的能量與引力傳遞到更遙遠的空間。這些星球在擴散的過程中,彼此互相影響,形塑出宇宙的結構與秩序,彷彿一場永不停歇的共振交響曲。

策展人方敘潔指出,此次展覽關注的不僅是工藝技藝的傳承,更在於探討當代創作者如何以技藝為媒介,將工藝從「造物」延伸為自我表達與社會回應的工具。工藝青年在科技進步與社會變遷中,透過創作探索內外平衡,重新定義工藝於現代生活中的角色。他們以個人特質融入創作,與文化對話,展現工藝的多元可能性。

展覽分為六大主題區域,包括「日常造物照起工」、「開工就是要開市」、「光環自造者」、「人人有功練的多重邊界」、「放光照耀著的恆星」,以及「一座藍海星圖的誕生」,帶領觀眾探索工藝青年如何結合地域文化、創意科技與實驗精神,從日常素材出發,創作出與地方深度聯結的作品,並實現傳統技藝的創新突破。同時亦揭示工藝青年在經濟創新、技藝精進與社會責任上的多面實踐。他們透過募資、市集和跨國銷售開創個人經濟軌跡,跨越學科與文化界限,注入多元創作養分,並以作品回應社會需求,推動文化傳承與地方工藝復興。最終,以「藍海星圖」象徵當代工藝青年的發展軌跡,描繪一幅廣闊且充滿未來可能性的圖景。

《造物星圖:工藝青年朝向自我實現的職人軌道》展覽以開放視角引領觀眾,從作品出發深入探索材質、技術與創作背後的故事,見證工藝青年如何透過創作點亮屬於自己的星軌,並為工藝未來開啟全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