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道富/報導
打造宜居城市、永續花蓮,縣長徐榛蔚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基礎建設、改善水環境,並陸續優化縣內親子遊憩場域。花蓮縣政府挹注上億元經費規劃設置多座共融式遊戲場,不僅符合都市發展潮流且兼顧弱勢族群人權,目前共有九座共融公園逐步完工啟用,嘉惠不同年齡層與各種需求居民。
這場在疫情中悄悄掀起的「公園革命」主要強調「Play for All」的概念,強調全年齡層都可以使用的遊具,甚至連行動不便長者或身心障礙的朋友都可以來自在享受的遊憩空間。涵蓋了東大門公園遊戲場、中山公園遊戲場、七腳川公園遊戲場美崙溪寵物公園、太平洋共融公園遊戲場、玉里鎮民廣場公園遊戲場以及知卡宣綠森林親水公園內三個園區。
花蓮縣在政府在規劃各個共融式遊戲場時真正落實了審議式民主的概念,以太平洋共融公園遊戲場為例,規劃設計初期就在海洋劇場內密集舉辦各種工作坊,蒐集民眾將理想中的遊具樣式及景觀設置意見。花蓮縣政府參考其中具建設性提案,就法令及建築實務上分析取得平衡後,投射在各共融公園建設上。
就民眾最關心的安全認證,花蓮縣政府指出,相較於其他國家而言,臺灣的安全認證法規相對嚴謹。每座公共式遊戲場在設計之初即針對安全認證可行性進行評估,遊具設置完成後也會有專人進行防撞、緩衝各項檢測,當然也會針對民眾反饋持續改善。
同時這幾座共融式公園遊戲場之間相互聯繫,系統思維與參與式設計串連許多空間,讓更多人可以使用,打造真正宜居城市。東大門夜市最初人潮偏於北邊,再鄰近南邊日出大道的三角公園也完成之後,整個區域變成寬廣友善的開放空間。七腳川公園位於吉安溪出海口,接近南濱橋和吉安溪橋,透過吉安溪橋下通道,穿越人行通道就可以抵達太平洋公園。許多家長會利用這樣便利的地理環境帶孩子來七腳川公園,順便漫步而上太平洋公園,又是一個不同遊憩空間。 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花蓮縣政府致力於打造優質的公園綠地公共空間,目前既有已開闢的遊戲場會持續優化其共融式概念,閒置空間妥善運用;而都市計畫中未開闢的公園綠地,則會逐年進行檢討開發,也期待藉由縣政府所推動的九座共融公園作為示範,將共融式的概念及特色遊戲場推展至13鄉鎮公所,共同合作打造幸福花蓮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