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岳鳴/報導
眾所矚目的111年全中運「躍升山海 洄瀾之夜」今(16)日於德興體育館盛大登場,由三百多位參演者,年齡自6歲至69歲跨世代攜手共同演出,花蓮縣長徐榛蔚、立法委員傅崐萁及多位貴賓到場共同觀賞。徐縣長表示,本次表演是一場偉大的藝文盛事,三百多位表演者自六歲到六十九歲,在導演張逸軍、副導演徐岳緯、執行導演張庭歡、藝術總監李小平、音樂總監柯智豪以及朱宗慶樂團和花蓮藝術團體及學校團隊共同努力下方能促成,並以花蓮民族融合為核心理念,將優美的表演呈現在全國鄉親眼前。
縣長徐榛蔚表示,自109年全民運在花蓮圓滿落幕後,花蓮緊接著承辦睽違17年全中運,縣府團隊在辦理完全民運後有很深的體悟,就是將體育場館提升到國際級水準,方能為花蓮選手提供最紮實的訓練基地,進而孕育更多體育國手在國際上為家鄉爭光。
徐縣長指出,今年全中運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為保障選手安全不得已在4月14日臨時決定延後,感謝中央教育部體育署的諒解以及立法委員傅崐萁奔走協調,也讓全中運順利在七月份復賽。
她提到, 本次全中運是歷時最長的全中運,在縣府代理秘書長饒忠、各校校長、教師及全體工作人員辛勤努力下,讓復賽流程順利進行,花蓮代表隊目前也獲得13金17銀15銅的優異成績,也超越去年的花蓮獎牌數,許多縣市選手也屢屢突破大會紀錄與全國紀錄。
「健康城市、美麗花蓮!」立法委員傅崐萁表示,辦理全中運等全國性大型賽事需要龐大預算,在縣府財政拮据下,徐榛蔚縣長帶領縣府團隊勇於承擔,在不增加財政負擔及舉債情況下,順利爭取到全民運、全中運在花蓮舉辦,將賽事場館重新翻修符合國際級水準。
花蓮多山的地形造就與孕育了在這裡生長的人們,依山傍海生活、生存、生命的樣態,雋永的高山、溪流,廣闊的大海、港灣更成為每一位青年的試煉場。導演張逸軍、副導演徐岳緯、執行導演張庭歡、藝術總監李小平、音樂總監柯智豪以及朱宗慶樂團和花蓮藝術團體及學校團隊,以原民、漢民跨族裔、跨文化、跨領域的共同創作「洄向東海岸」、「瀾入山海灣」、「之間容萬象」、「夜空星月綻」等四卷主軸節目,在一望無際的東海岸海平線,看見日出普照在花蓮廣闊的大地上;數千年來海水在洄瀾灣中,造就了幅員廣闊的原民、漢民人文地景;花蓮是由大山篆刻、由大海描繪、由大地堆疊、由不同族裔、文化、傳統、當代匯集的國際城市;在星月的照映下,聽見花蓮土地的呼吸與低吟,看見洄瀾夜空的燦爛與壯闊。
整個藝文展演以古謠、舞蹈、音樂、馬戲、科技影像、群像創作、祭儀來述說花蓮千百年來的文化脈絡與展望,看見原民、聽見客家、遇見閩南,是一場與洄瀾大山大海相遇的感動之旅。
擔任本次活動的藝術總監亦為國家文藝獎得主的李小平表示,本次的藝術設計乃以青年成年禮為主軸,依據各族成年古禮共同呈現花蓮地緣人文風情,所有表演素材及表演者以花蓮在地學生當作敘事主軸,以載歌載舞的歡愉方式呈現最熱力的花蓮樣貌亦符合大會主題,其節目的可看度是非常高的。李藝術總監對於孩子們一次次的反覆練習揮汗如雨,排練精神與專業表演者一致,令人感動,如此由半素人的表演被雕琢成半專業人程度的成績,加上聲光影音,整體呈現滿滿花蓮的熱情,孩子們將體會到自己不僅成就最榮耀的自己,也榮耀了花蓮,李藝術總監給予花蓮子弟最大的肯定及鼓勵。
獲金馬獎、金鐘獎、金曲獎三金得主的音樂總監柯智豪老師,為本次花蓮盛事量身訂做全新音樂,創作素材以花蓮在地原住民族古謠與當代音樂調性銜接與媒合,從山與海的概念出發,並予以轉譯及演繹,為花蓮的原創音樂。柯老師表示創作過程雖然非常具有挑戰,但也特別感謝田姈琋老師、田安琪老師、撒奇萊亞族羅法司祭團、奇萊山藝術團等原住民族藝術工作團體及音樂藝術家提供花蓮六大族群的古謠素材。另外,柯智豪老師也為花蓮排笛團改編演奏曲子「日出東方」,將由名聞遐邇的朱宗慶打擊樂團與120位排笛團的孩子共同演出,精彩可期。
張逸軍導演過去是台灣首位太陽劇團的主角舞者,此次擔任開幕典禮活動的總導演。他表示本次活動的創作是以花蓮在地的豐沛的自然資源與多元文化為根基,以國際展為訴求,盼望能看見自己文化的本質與珍貴,不同族群在吟唱、彈奏、身體律動中,共同學習寫出生命的紀錄。音樂如經線,表演為緯線,彼此串聯交織生活與生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