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市掩埋場火警 縣府即時啟動空品科技監測 多元平台發布警訊

記者 劉政/報導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於接獲消防局通報花蓮市垃圾衛生掩埋場(華東15-1號),今(27)日約17時發生火警,後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除全力支援消防隊布設水線滅火外,並緊急調派三部大型怪手開闢防火巷,花蓮縣消防局亦同步派遣各式消防救災車輛14部、警義消52員、消防機器人1部、重機具3部及無人機1架於現場支援,並布設 8條水線全力滅火,持續進行現場壓制與控制火勢作業,有效阻絕火勢擴。環保局也立即啟動「科技監測」與「空污應變模擬」機制,即時掌握空氣品質變化,並第一時間通報下風處民眾採取必要防護措施,全力保障縣民健康。

花蓮市掩埋場火警,縣府即時啟動空品科技監測,多元平台發布警訊

縣府團隊與消防、環保單位正密切協作,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掌握火勢與減少擴散。緊急應變工作包括:科技儀器監測與應變模擬、異味與毒性物質送驗分析確保安全、多管道提醒下風處民眾做好防護等措施。

花蓮市掩埋場火警,縣府即時啟動空品科技監測,多元平台發布警訊
  • 迅速應變:科技儀器監測與應變模擬同步啟動,環保局第一時間派員抵達現場,並以科技儀器執行監測。監測方式包括:
花蓮市掩埋場火警,縣府即時啟動空品科技監測,多元平台發布警訊

          1.      三用手持儀器即時監測:晚間17:13至17:32於垃圾場周邊4個點位量測硫化氫、揮發性有機物及 一氧化碳,測得數值均為 0,初步排除易燃氣體或基本揮發性有機物的異常升高。

          2.      粉塵量測持續追蹤:現場稽查人員持續以粉塵儀監測空氣品質變化,並將依即時數據滾動更新應變措施。

          3.      GIS空污應變事件模擬:稽查人員立即登入環境部系統進行模擬。根據模擬結果,今日17時至明日凌晨2時受影響區域以花蓮市(尤以美崙地區)及吉安鄉為主。

二、科學採樣:異味與毒性物質送驗分析確保安全,為研判是否產生對人體有害氣體,環保局已完成採樣作業包括:

花蓮市掩埋場火警,縣府即時啟動空品科技監測,多元平台發布警訊

          1.周界異味採樣:晚間18:45至18:48採集周界異味樣本,已送交環保局TAF官能測定實驗室分析,以確認是否符合法規標準。

          2.不鏽鋼瓶採樣(毒性物質分析):17:38於場區下風處採集不鏽鋼瓶樣品,並送至環境部認證機構分析其空氣成分(含毒性物質)。後續將與環境部公告之「有害空氣污染物」及其排放標準比對,請民眾無需過度憂慮。

三、即時通報:多管道提醒下風處民眾做好防護,並透過多元平台發布告警訊息,包括:

花蓮市掩埋場火警,縣府即時啟動空品科技監測,多元平台發布警訊

          1.電視跑馬燈:提醒民眾避免外出、配戴口罩、緊閉門窗。

          2.臉書專頁更新:即時發布掩埋場火警及空品監控狀況,讓民眾可第一時間掌握最新資訊。

花蓮縣政府表示,本次火災對花蓮市及吉安鄉部分區域造成空氣品質影響,但環保局已全面啟動科技監控並持續強化採樣與分析作業,直到本起事件完全解除為止。縣府呼籲受影響區域民眾做好基本防護,政府團隊將全力以赴,守護縣民健康與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