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政/報導
花蓮縣政府補助社團法人花蓮縣光復鄉老人會,在光復鄉老人會館及大華村活動中心辦理4場次,以「靈性關懷 × 創作療癒」為主軸的「花蓮縣光復鄉長者心靈復原與生命韌性陪伴課程計畫」,以協助光復鄉在今(114)年9月受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重創後,長者安頓心靈、重拾對生活的希望與掌控感。

該計畫在「靈性關懷 × 創作療癒」為主軸下,結合藝術表達和園藝創作兩項課程,透過「體感覺察—創作表達—團體分享」的三階段設計,協助長者表達情緒、重建生活節奏。計畫涵蓋大平村、大同村、大華村、大安村、大馬村、東富村、北富村等七個受災嚴重村或其他村長者。

花蓮縣政府社會處表示,縣府對長者的關懷是災後重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本計畫為縣府回應長者需求的具體行動,體現政府在災後「心理支持、靈性關懷與社區支持網絡」的政策。且縣長徐榛蔚深知,許多長者親歷家園受損,承受了孤寂、焦慮與深刻的「無力感」。因此,指示縣府啟動相關政策支持,將長者心靈復原視為災後重建工作中的首要任務,藉此表達對光復鄉受災長者的身心健康與心靈創傷最深切的關懷與重視。
透過本計畫,長者能在團體分享中獲得理解與接納,重新建立生活節奏,並在藝術與園藝的創作歷程中,尋回生命的價值與力量。相關課程內容規劃「安全的空間—用色彩安頓自己」,透過呼吸覺察、藝術創作(水彩、粉彩等),讓長者在無需言語的狀態下,自由表現內在的情緒與心理狀態,進而釋放情緒壓力,達到心理安頓與情緒釋放的效果。
「園來築我家—園藝創作活動」,則以「重建」與「希望」為核心意象,透過親手移盆、種植與裝飾的過程,象徵性地「重建家園」與「滋養內在」,喚起長者內在生命力與歸屬感,培養面對未來的勇氣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