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劉政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15日)開始領表作業,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上午接受中廣《千秋萬事》專訪時表示,兩個月前就有人勸他選黨主席,但他還在思考中。他說,「成功不必在我,但一定有我。」,也不排除參選,本周一定會做出決定。對於有人質疑他根本無參選資格,他說,任何事情不能違背憲法,人民都有參政權。
傅崐萁說,兩個月前就有很多好朋友跟自己說過了,台中市媽媽市長盧秀燕不選主席,黨團是否要跟黨中央結合在一起,一條鞭要來選黨主席,包含中常委、黨代表、軍公教協會、退休警察協會,「希望我能為黨承擔更多責任」,希望他為黨做更大的服務,但他始終認為黨中央穩定就好。不管是盧秀燕、蔣萬安、張善政幾位市長或是朱立倫主席繼續連任都好,但希望國民黨安定就好。
傅崐萁說,百年大黨的國民黨,過去不是被民進黨給打敗,都是被自己人給打垮,但經過兩次大罷免,總統賴清德和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幾乎已經被打趴,而國民黨已經站起來、壯大,他不希望再有黨內廝殺造成傷痕與分裂,「這是我考量的原因之一。」
至於傳聞他要選黨主席,傅崐萁說,「但我對這個事情一直在參考」,且會期還沒開始,民進黨鋪天蓋地將《財劃法》抹黑,好像在野黨是罪魁禍首一樣。而過去當賴清德擔任市場、陳菊、蔡英文、蘇貞昌等人都說財畫法該修,不能讓中央集錢又集權,以落實地憲法保障的地方自治。但當民進黨執政後,悍然拒絕立法院去年提出的財劃法版本,繼續集錢、集權,而去年底修法後,中央社就把各縣市分配數額試算,當然是依照財政部的試算,現在政院卻說看不懂,等於是天天在在鬥爭,就立法院通過眾多民生法案,包括普發現金一萬元、禁伐補償、軍人加薪、健保給付都說看不懂。
傅崐萁說,任何名位都是一種責任,他不會去選正副總統,因為他的專長在立法院,他希望盡快拿回政權,讓台灣安定、繁榮、兩岸和平。在這樣的條件下,2028他該擔任什麼角色,日需要思考的。現階段在做的是要回民意,伸張正義,所以「成功不必在我,但一定有我。」傅崐萁認為,現階段許多黨內同志表態或也有意領表,應該共同協商,最後都要依民意而定。
王淺秋問,依照這樣的說法,是否可詮釋為,「要我選可以、不選也行,大家可以談談看」?對此,傅崐萁表示,是每一個參選人都要談,現在雖然每個人都不是很完美,但都很優秀,大家應該要互補,甚至要有默契,若現在協調不成,未來不管誰當選,也要充分合作團結,不然強大的民進黨,不是一個已經沒有資源、家徒四壁的國民黨,有辦法對抗的。
王淺秋再問,「所以你不排除參選,但看需求」?傅崐萁說,「對,因為我是希望大家要談一談」,但是現在好像沒有這個機制,大家沒有要談的樣子。傅崑萁強調,現階段黨中央要守穩、守成,不要讓國會有後端的壓力,讓國會能勇往直前,尤其接下來要面對2026,柴米油鹽都要準備,四處籌備、四處化緣。
黨主席有沒有領導能力很重要,黨的發展要有充足的資源及人脈,讓國民黨不虞匱乏,要贏得政權,不只要借東風,本身就要具備東風。
王淺秋問,提出外界有些參選資格疑慮問題,傅崐萁說,「我想我正式宣布以後,大家再討論都不急。」傅崐萁說,「任何事情不能違背憲法,憲法保障人民有參政權,即便有任何限制都有年限,更不能溯及既往,這是基本的法律常識,重要的是誰能真正帶領國民黨,面臨2026民進黨的大軍壓境。」
王淺秋最後詢問,「以目前的局勢,你還沒有確定參選、但不排除」?對此,傅崐萁說:「本週一定會做出決定」。傅崐萁強調,任何職位都是一個承擔,願意承擔都是好事,若能組成夢幻團隊,黨內任何的選舉或責任的擔當,都是可以協調的,協調到最後無法成立時,民主機制就是投票,協商是政黨內聚力很重要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贏者要能把大家集合起來,各展所長。
王淺秋也問,若當選黨主席,如何面對兩岸問題?傅崐萁表示,這會是新的黨主席不可迴避的問題,大陸是我們面對最大的經濟體,台灣應該跟全世界做朋友。
訪談中傅崐萁說,「成功不必在我,但成功一定有我」,現在宣布或準備參選的人選,相信郝龍斌、羅智強、鄭麗文、張亞中這幾人如果組成夢幻隊、互相協調,國民黨一定會更強,不要分裂或撕裂,這不是零和遊戲。對於主持人王淺秋追問,是否不排除參選?傅崐萁回應:「對,我是希望大家要談一談,但現在好像沒有要談,蠻憂心的」,傅崐萁又說,「本周一定會做出決定,登記是18、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