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雲澈綜合報導╱臺中國土保育團隊打擊環保犯罪有成,近3年累計查扣犯罪不法所得近8億元。今(25)日上午於財政部關務署臺中關禮堂舉辦「破案有功攜手未來 跨機關結盟暨邊境廢棄物輸出入聯防記者會」,共同宣示「結盟執法 守護國土」,展現透過跨機關聯合查緝機制,打擊不法業者,遏阻環保犯罪之豐碩成果。
記者會由法務部臺中地檢署偕同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及臺中市環保局舉辦,邀請法務部調查局臺中市調處、內政部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三大隊、財政部關務署臺中關、中區國稅局、國產署中區分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經濟部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與內政部移民署中區事務大隊等共11個機關參與,記者會中除以影片及簡報說明臺中國土保育團隊結盟歷程及成果,並由各參與機關出席代表,透過拼圖接合儀式,象徵跨機關「結盟執法、守護國土」決心。臺中國土保育團隊長期攜手合作,率先將資訊平臺導入環保犯罪查緝體系,使團隊成員即時取得犯罪情資,防止證據湮滅,有效提升辦案效率,落實「資源共享、情資同步」目標。團隊進一步運用智慧數據分析,掌握轄區棄置熱點與潛在風險,針對不同犯罪型態執行專案,直搗不法核心,查扣犯罪工具與不法所得,要求行為人回復環境原狀。
環境管理署顏旭明署長於記者會致詞時表示,環境犯罪日益精密,需跨機關聯防與智慧科技結合,感謝臺中國土保育團隊之努力付出,為加強源頭查緝,已向行政院提出「強化廢棄物流向遠端數位管理智慧決策計畫」,擬4年內投入新臺幣23.5億元,布建2,200處e-Tag及車牌辨識點,整合AI辨識與GPS監控,建構全國「智慧圍籬」網絡。
本次記者會同時說明近期破獲之廢塑膠混合物非法輸出案,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中區環境管理中心於112下半年起至113年間多次接獲關務署臺中關通報疑似出口廢棄物案件,經開櫃查驗多屬廢塑膠混合物,經深入研析後發現有多家互相關聯之公司,惡意以塑膠原料名義非法輸出廢塑膠混合物至國外,中區環境管理中心及臺中市環保局遂聯合臺中關報請臺中地檢署指揮偵辦,由陳祥薇檢察官於113年11月1日指揮相關機關偕同中區環境管理中心及臺中市環保局執行搜索查緝,查獲不法集團業者,以合法掩護非法,將非法收受廢塑膠混合物堆放於再利用機構廠房,再以產品名義伺機闖關,業者裝櫃輸出時,還刻意將廢棄物堆置貨櫃後段,前段以乾淨物料當掩護,藉以規避相關查驗。全案經臺中地檢署偵查終結,於114年7月將業者6人,以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及第48條規定,提起公訴。本案查緝期間成功於臺中關攔截56櫃非法廢塑膠混合物輸出,重量近1,000公噸,同時依法要求業者針對於再利用機構廠房及臺南倉庫廢棄物堆置達3,000公噸之廢棄物進行清理工作。
環境管理署強調,將持續強化跨機關聯防機制,結合智慧圍籬科技,針對各類環保犯罪事件,務求第一時間追查溯源,讓污染行為無所遁形,藉此守護國土環境。另臺中國土保育團隊今年正式加入財政部中區國稅局與關務署臺中關,結合國稅局稅務分析技術,搭配臺中關報關審查與風險警示,主動攔截可疑貨櫃,強化環境執法與邊境廢棄物輸出入聯防能量,阻斷環境犯罪,一同守護環境正義。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