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雲澈/綜合報導 國科會表示,面對臺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行政院自113年起推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在國科會統籌下,結合經濟部、數位發展部、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內政部、文化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等跨部會資源,透過科技應用回應長者在照護、健康、社交與生活等層面的多元需求。國科會今11日舉辦「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成果發表會,呈現推動一年來的重要進展,邀集部會代表、學界與媒體共襄盛舉,見證政府推動高齡科技的具體成果。
行政院政務委員吳誠文出席致詞指出,面對高齡化挑戰,政府推動「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以科技創新滿足長者與照顧者的實際需求,協助長者從被動照顧邁向自主生活,實踐在地幸福老化。他指出,臺灣具備領先全球的半導體技術、健全的健保制度與醫療資料,有助於在健康照護領域加速導入AI與智慧科技。AI技術的快速發展,結合醫療與工程等跨領域專長,能有效因應照護人力不足與資源分布不均等挑戰。他強調,科技發展應結合真實場域與使用情境,落實需求導向的設計與應用,發揮科技普惠效益。同時,也將帶動產業投入高齡健康市場,鏈結在地照護資源,共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目標。
「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透過跨部會協作與場域落地驗證,已初步展現落地應用成果。經濟部協助業者聚焦高齡實際需求開發創新產品與服務,已輔導超過160項健康促進、居家安全與生活支援產品導入場域應用,並創造營收;經濟部亦與內政部攜手合作,協助廠商進行居家安全相關場域驗證,優化高齡科技產品與服務設計,提升使用者體驗與實用性。同時,數發部聯合教育部、衛福部及文化部積極推動高齡者數位賦能,從生活所需的技能學習(如訂餐、叫車、3D列印等),延伸至VR互動、藝術輔療等多元課程,透過陪伴與引導建立長者數位信心,不僅拓展社交參與及終身學習機會,也促進與子孫間的互動交流;更藉由培力長者擔任志工、數位大使與種子講師,實現從「被照顧對象」到「貢獻者」的轉變。
此外,衛福部、經濟部、數發部及國科會推動智慧輔具、生理量測、AI智慧管理系統與遠距醫療導入多元照護場域,有效降低行政負擔達47%、縮短照護工時25%,減輕照顧者負擔,並提升整體照護品質,促使長者獲得更安心、安全的照護體驗。衛福部、經濟部與原民會也結合地方政府、文健站及非營利組織(NPO)等資源,強化在地合作與支持系統,共同打造高齡友善的生活環境。
吳政委表示,政府將持續強化跨部會協作,從制度設計、場域驗證到產業鏈結全面推動,讓高齡科技產品及服務從可用走向好用、願意用。同時,也將強化示範應用的擴散機制與產業投入誘因,推動高齡科技成為帶動內需與創新服務的重要引擎。期盼打造一個不因年齡設限的友善社會,長者不只是被照顧的對象,更能持續參與社會、經濟、文化與公眾事務,讓每一位長者都能在地安老,綻放人生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