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府推動光復青年創業再生行動徵件 115 年 1 月 15 日下午 5 時 30 分截止

記者 劉政/報導

在 923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後,光復地區店家與產業面臨嚴峻挑戰,但也催生出一股想要「重新開始」的力量。花蓮縣政府為此推動徵件型的「光復青年創業再生行動計畫」,並於 11 月 24 日下午在大華村活動中心舉辦說明會暨提案撰寫工作坊,吸引近 90 位在地青壯年與店家業者到場參與,現場座無虛席、提問踴躍,充分展現光復青年再出發的期待與行動力。

花蓮縣府推動光復青年創業再生行動徵件

本計畫採公開徵件方式,鼓勵光復鄉青年店家、返鄉青年及創業團隊提出創業或店家再生計畫,透過提案審查遴選出具發展潛力與在地連結度的團隊,給予資源與專業輔導。花蓮縣政府表示,期望藉由這批青年團隊的投入,不只協助個別店家復原,更能帶動光復街區經濟、農村旅遊及在地服務產業的整體動能,讓街道、店面與社區重新活絡起來。

花蓮縣府推動光復青年創業再生行動徵件

計畫提供最高50萬元、補助比例70%以內的經費支持,徵件內容包含店面修繕、空間與動線優化、整體行銷與品牌再造、設備添購、數位轉型與服務升級等多元面向。花蓮縣政府強調,此次並非受災補貼,而是以「青年創業+街區再生」為核心,希望透過聚落式、串連型的提案,逐步形塑光復未來的生活與消費樣貌。

花蓮縣府推動光復青年創業再生行動徵件

縣長徐榛蔚表示,923 災害對光復造成嚴重衝擊,但「越是受傷的地方,越需要青年站出來」。她指出,本計畫不是一次性的經費補助,而是以長期培力與專業陪伴為主軸,鼓勵青年發展具有在地故事與市場潛力的服務或產品,讓光復從災後復原,走向街區更新與產業升級。縣府將持續作為青年創業的重要後盾。

24日說明會中,由青年發展中心詳細說明徵件資格、審查重點、經費編列原則與常見錯誤,並以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將店家現況、街區特性與未來想像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提案內容。許多青年一邊聽一邊做筆記,並針對「如何串聯周邊店家」「是否可以結合旅遊路線設計」「農產加工與品牌化是否符合補助範圍」等議題,提出具體問題,現場討論熱烈。

隨後的「計畫書撰寫實作工作坊」,由「九日良田」創辦人陳明忠擔任講師,以自身入選國發會地方創生計畫及原民會創業補助的實務經驗,帶領參與者從「問題與需求」、「目標設定」、「營運模式」、「財務規劃」等面向逐步拆解提案架構。講師也鼓勵青年在構思計畫時,不只看見自己店門口,更要思考如何與整條街、整個聚落一起被看見,讓光復未來成為更多人願意停留的地方。

青年發展中心執行長黃筱瑩指出,此次「光復青年創業再生行動計畫」定位為徵件型青年創業與再生計畫,以「資源+陪伴」雙軌並行,一方面提供經費挹注,另一方面透過課程、諮詢與輔導協助青年完善提案與執行能力。她表示:「我們期待這不是單一店家的補強,而是透過一群青年團隊的集體行動,慢慢帶動光復街區經濟、觀光動線與在地就業,成為光復重新想像未來的起點。」

「光復青年創業再生行動計畫」即日起受理徵件至 115 年 1 月 15 日下午 5 時 30 分 截止,申請方式可採紙本郵寄至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花蓮市海岸路17號),或依簡章規定以電子郵件送件(hydc963@gmail.com)。相關徵件簡章與申請文件可於青年發展中心官網下載(https://ydc.org.tw/zh-hant/)。縣府誠摯邀請光復鄉青年與店家團隊踴躍送件,一起用創意與行動,為光復街區產業寫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