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政/報導
吉安鄉鄉長游淑貞依據花蓮縣政府「漂流木開放撿拾範圍與時限」公告,宣導漂流木撿拾相關注意事項,除可進行合法撿拾之外,更鼓勵撿拾這可以有效運用原木創作藝品,將漂流木多元使用,讓海岸漂流木再創精彩美學。

游淑貞表示,去年「康芮」颱風,大量漂流木堆積海灘長達半年,曾發生民眾燃燒取暖引發火警的憾事。游淑貞指出,為預防類似情況,當時針對港口往南的南濱段,以及從鹽寮至化仁海堤頭、吉安溪出海口段,屬於吉安鄉範圍的海灘,與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國有財產署北區分署花蓮辦事處、花蓮縣政府及鄉公所相關人員進行會勘,凝聚共識,共商河岸清淤及漂流木解決辦法。

因應鳳凰颱風造成河岸或海灘等區域漂流木堆積,公告開放撿拾的區域,包括,和平溪(不含和平工業區專用港)以南至和仁卡南橋間之海灘、崇德隧道口至奇萊鼻海岸景觀區(不含花蓮港)間之海灘、美崙溪出海口至臺東縣界之海灘(岸)、石梯漁港、縣管河川、中央管河川(包含花蓮溪水系11條主支流及秀姑巒溪水系26條主支流的國有林外之區域),以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南華工作站轄管的16筆,含福德段546-5、546-6地號、東昌段629、562、429地號,海濱段852、283、240、239地號,山嶺段90、89、78、70、47、46、1地號。另有玉里工作站轄管的編號2605保安林-豐濱鄉長虹段817地號。

游淑貞提醒鄉親,若撿到具有國有、公有、私有註記、烙印的漂流木,須通報維管單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新城工作站(電話:03-8611002)、南華工作站(03-8527526)、萬榮工作站(03-8751704)、玉里工作站(03-8885450)、花蓮縣政府(03-8233689),同時留意撿拾過程的人身安全。
公告中指出,目前尚禁止使用機具或電鋸現場切割大型漂流木,民眾僅能撿拾「人力可抬走」的體積,但可使用小型車輛行駛於河川水防道路或便道協助搬運。游淑貞鼓勵鄉親,將大自然贈與的漂流木賦予新的生命,製作成實用家具或具創意的藝術作品,為環境永續再創新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