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政/報導
花蓮縣政府今(7)日於美侖大飯店盛大舉辦「2025 智慧照顧在長照領域中之實證應用研討會」及快閃市集。研討會在因應台灣社會邁入超高齡社會,及政府推動「長照 3.0」政策下,以智慧科技、社區整合與資源共享為策略核心。同時,交流實務經驗和最新科技應用展示,期待建構一個讓長者能「活得久,也活得好」的共好花蓮。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臺灣已進入超高齡社會,花蓮 65 歲以上長者達 6萬6,561 人(21.2%),在快速老化與人力短缺雙重問題下,更需仰賴科技和服務模式創新。

徐榛蔚指出,花蓮長照政策來自第一線需求與在地能量的調整。長期與慈濟合作推動 iDMAT 緊急救護平台,使整體照護更加科技化。感謝所有投入長照體系的夥伴,也提醒照顧者照顧他人同時,照顧自己身心健康。

研討會首先在慈濟大學瑞智憶學苑的5位失智長者們,由花蓮正五洲掌中劇團羅陳老師指導下,以精彩的口白及親自操偶,演出布袋戲西遊記,台下掌聲不斷。現場活動包含經驗短講交流、個案開發轉介,以及績優單位與人員頒獎。

研討會聚焦「長照3.0挑戰與解方、科技應用、社區整合分流照護及支援家庭照顧者」等四大主題。除衛生福利部長照司長祝健芳導言外,台東聖母醫院羅彥宇院長分享,失智照護醫療照護整合。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所長賴才雅分享,智慧科技輔具照護導入成果。新北市私立東昇日間照顧中心分享「龍骨王-數位復健處方」。新北市府中社區長照機構分享「失智症精準訓練方案-Soda樂活認知訓練機」,導入「遊戲化、模組化」概念,多面向認知訓練,提升長者復健動機與腦力活化

研討會期間有福樂多醫療福祉事業、樂齡智造科技、智齡科技、廣達電腦、資策會、慈濟大學、門諾壽豐分院七家智慧科技業者,展示智慧復健機、照護車與健康監測儀器,推動精準照護與減輕人力負擔。同時強調在地社區整合與分流照護,實踐「社區即照顧場域」理念,並呼籲強化家庭照顧者支援系統,提供喘息與互助機制,打造更完善的長照環境。
花蓮慈濟大學展出自主研發的失智症VR模擬體驗,以第一人稱視角與影片中的環境及其他人互動,走入失智者的世界。體驗的黃小姐說,我看地上的水是水,失智症者看到的卻是坑洞,是他們不願意進浴室洗澡的原因之一。藉由科技達到「換位思考」,用愛與陪伴成為失智長者最堅強的支持力量。
會場有來自12個失智據點組成的「樂智快閃市集」,以市集攤位呈現上課成果。長者在工作人員的陪伴下手沖咖啡,販售手工餅乾及糕點、陶藝品、原民傳統手作、艾草條等。林阿嬤說揉艾草條手都抽筋了,嘴巴抱怨手卻不停歇,長輩積極社會參與,展現出「不老活力、看見照顧力」,給人深刻感受到:年齡並不是界線,而是另一種生命姿態的展現。
未來,花蓮縣政府將積極建置長照服務網絡,補齊城鄉照顧差距。繼續導入 AI、物聯網等智慧應用,並持續與長照產業合作,強化照護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