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政/報導
受到燕子口堰塞湖及高山地區天候因素影響,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於10月17日晚間宣布暫時封閉園區,連日來經過政府相關單位持續處置及評估,堰塞湖暫時沒有擴大的跡象。考量立霧溪上游高山地區天候及堰塞湖現況,太管處自10月23日起將園區封閉範圍縮小,開放部分高山地區。
太管處表示,燕子口堰塞湖壩體的岩石主要為大理岩,且多為塊狀,已出現滲流現象,湖水亦持續從靳珩隧道回流至立霧溪,林保署將持續處理降挖。依據中央氣象署預測與近日觀察,太魯閣山區降雨可望趨緩,因此高山地區將自10月23日起重新開放,也恢復南湖群峰、畢羊縱走、北二段等生態保護區的入園申請,但奇萊主、北峰路線將執行奇萊山屋吊掛作業及工程施作;奇萊東稜路線則因出口鄰近天祥以東的堰塞湖警戒區,因此暫不開放。至於合歡山、崇德、大清水、太魯閣臺地、太魯閣遊客中心、得卡倫步道、大禮大同步道等,也將同步開放。另堰塞湖雖沒有明顯擴大,但危機尚未解除,呼籲民眾切勿靠近警戒區域,維護自身安全
太管處強調,由於降雨過後山區土石含水量高,須注意道路或步道邊坡之穩定性,且近期臺灣東北部及花蓮山區仍有降雨預報,特別提醒民眾,從事登山活動裝備及體能缺一不可,也請隨時關注氣象預報,做好風險控管,負責任登山。留意自身安全,開心出遊平安歸。
圖:山區降雨可望趨緩,太管處高山地區10/23起重新開放(太管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