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線新聞編輯/報導
全國砂石公會理事長陳連旗率先響應,個人捐出10萬元協助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展現產業「同舟共濟、守護家園」的決心。同時,高雄保全商業公會、花蓮縣砂石公會也先後宣布募集75萬元、200萬元善款,全數捐贈花蓮縣政府作為光復鄉災後重建之用,落實「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責任與社會精神,展現社會溫暖與愛心。

高雄市保全商業同業公會由理事長陳紀孝代表捐贈新台幣75萬元善款,花蓮縣砂石商業同業公會則由理事長黃增光代表捐贈新台幣200萬元予「花蓮縣重大災害民間賑災捐款專戶」。善心資源將協助光復鄉災後重建及災民生活扶助,讓受災鄉親能夠獲得即時幫助,協助光復鄉災後重建及災民生活扶助。
砂石產業長期扮演國家建設背後的無名英雄,不僅是公共工程、交通建設、水利設施的關鍵原料供應者,更在河川治理與防災工作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砂石加工業者長期協助政府進行河川疏濬與土石去化,有效減緩潰堤風險與洪水威脅。若無業者積極參與,疏濬後堆積如山的砂石將無處可去,不僅造成河道阻塞,還可能讓防洪體系失效,導致居民生命財產面臨更大威脅。
事實上,砂石業不僅守護了社會安全與環境穩定,更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與國家基礎建設的關鍵支柱。過去「東砂北運」與內銷市場曾創造年產值高達60億元,不僅帶動地方就業與周邊產業鏈,也為公共建設、民間工程提供穩定原料,是基礎建設能夠如期完成、社會持續進步的重要力量。
然而,近年中國大陸低價砂石大量進口,嚴重衝擊國內本土產業,導致花蓮河床土石去化困難、河川疏濬效率下降,甚至影響地方治水安全。全國三大砂石公會共同呼籲政府應立即啟動專案,適度管制低價進口砂石,並輔導國內業者朝向綠色轉型與永續發展,確保產業穩健運作與公共安全維護。
針對外界有謠言將馬太鞍溪潰堤事件歸咎於花蓮兩家砂石場,花蓮縣砂石公會理事長黃增光嚴正澄清:潰堤真正原因是颱風豪雨及上游堰塞湖瞬間潰決所致,兩家業者皆依法合規作業,並長期協助河防維護與水系管理。錯誤指控不僅與事實不符,更會打擊那些默默守護地方安全、付出心力的產業士氣。
黃增光理事長表示,自己同樣是這場風災的受災戶,深切體會鄉親面對家園毀損的痛苦與無助。正因如此,他與公會成員決定主動捐出善款,並將持續與政府合作,投入災後重建的各項工程,協助鄉親重建家園。他強調,砂石產業不只是經濟的支撐力量,更是防災系統的一環,是守護地方發展、社會安全與國家基礎建設的「根基之根」。
砂石公會期盼社會大眾能以正確眼光看待這項關鍵產業,理解其在災後重建、治水防洪、建設工程與社會安全中的重要性。未來,產業將持續肩負使命,與政府、民間共同守護家園,為花蓮、為台灣打造更安全穩固的環境與永續的未來。

花蓮縣長徐榛蔚代表縣府與全體鄉親,向兩大公會表達誠摯謝意。她表示,在災難最艱困的刻,來自全台各界的支持與善款,為災民帶來極大的安慰與力量。每一分捐款都將妥善運用,用於協助居民恢復正常生活。